我國滴灌帶產品行業及企業分布情況
瀏覽:14 發布日期:2023-07-04 14:49:08
我國水資源匱乏,農業耗水量大且利用率低,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成為我國糧食安全和可持續增長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滴灌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應用情況,探討我國節水灌溉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了我國滴灌技術的發展前景和方向:把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作物水分生產效率和單方水農業生產效益作為主要目標,朝著低成本、低能耗、高性能、規范化、集約化、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從高效節水向高效用水轉變,實現提質增效。
1、滴灌帶產品簡介
滴灌帶是一種通過出流口非常小的滴孔,把水一滴一滴地均勻而緩慢地滴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的滴灌器材,常用的滴灌帶有以下兩種:
①單翼迷宮式滴灌帶
在單翼上帶有一定間距的孔眼、流道呈迷宮型、管壁較薄,卷盤壓扁后呈帶狀的滴灌管。
②內鑲式滴灌帶
滴水元件間歇或連續內鑲于帶中,并在帶上加工有孔眼,管壁較薄卷盤后壓扁呈帶狀的為內鑲式滴灌帶。
滴灌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區最有效的一種節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達95%。滴灌較噴灌具有更高的節水增產效果,同時可以結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適用于果樹、蔬菜、經濟作物以及溫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處是滴頭易結垢和堵塞,因此應對水源進行嚴格的過濾處理。目前,國產設備已基本過關,西北、東北、內蒙及河北等干旱缺水地區都在積極發展滴灌運用于農業生產。
滴灌帶的主要用途是根據植物和農作物的用水需求,將水直接、均勻地輸送至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提供作物生長所需水分。由于水的用量經過計算,水流直接輸送至作物根部土壤,因此能大大提高用水效率和灌溉效率,達到節約水資源和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的目的。滴灌帶在輸水的同時還可以加入作物生長所必需的各種養料,同步輸送至植物根端,肥料養分直接均勻的施與植物根系,達到水肥同步,提高施肥效率的目的。
滴灌帶產品的整體質量水平較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質量水平參差不齊,執行的標準不統一,導致產品質量波動較大,質量形勢不容樂觀,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流量均勻性、拉伸性能、耐靜水壓性能、炭黑含量等項目。
2、滴灌帶產品行業概況及企業分布情況
我國引進滴灌技術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其后開始在全國逐步推廣應用滴灌設備,經過多年的研究與示范推廣,現已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節水灌溉設備生產制造體系。
滴灌帶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河北、陜西、甘肅、內蒙等地。全國有近500家滴灌帶生產企業,其中只生產單翼迷宮式滴灌帶的企業約占70%;單翼迷宮式滴灌帶和內鑲式滴灌帶都生產的企業約占5%;大型企業約占10%;中型企業約占20%,其余為小型企業。新疆缺水嚴重,是該產品生產和使用的一個集中區域,其生產企業數量和產量分別約占全國的80%。